缠门絮语 | 缠论的“闻、见、学、行”
学习缠论也有些年头了。
最初接触缠论,是从缠师的《论语详解》开始的。在某个传统武术群里有位朋友推荐,说这个叫“缠中说禅”的不得了,写的东西很好看。
但在当年那个网络环境,还处在吸引眼球的阶段(现在好像也是)。网上解读传统国学的人很多,但绝大多数都是写几个耸人听闻的标题,找个偏激的角度切入,然后故弄玄虚地卖弄自己所谓的“学问”。
一开始接触《论语详解》,也当成了这种大路货,并没有感觉有什么特殊之处,只是粗略地浏览了一遍。直到看到缠师解读的那句“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”,顿时惊为天人,有一种三观被撕裂的感觉。
然后才重新认真学习,再往后又开始看缠师的其他文章,一步一步也就学到了《教你炒股票》。
很多人以为缠论就是一种炒股票的理论,在我看来这种说法有点偏激。在我看来,缠论更是缠师的思想、原则和思辨模式的一种表达,炒股票系列仅仅是这种表达在资本市场的投影。
然而这些年来,随着对缠论一点一点的深入了解,却发现自己越来越不懂缠论了。
就拿曾经自以为很懂的《论语详解》来说,当时自以为对缠师讲解的《论语》是能够深刻了解的。但后来发现其实压根没看懂,什么“以不教民战,是谓弃之”,我也没当过领导人,也不曾教化世人,哪里懂这些玩意儿啊。
所以那时候回头细看,后面的部分大概是没机会看懂了,能看懂第一段的三个“不亦”也就很好了。
再后来,发现自己连三个“不亦”也没看懂。何德何能,敢去想“人不知而不愠”这种事情呢?“有朋自远方来”?远不远的不知道,自己还在苟且着呢,“有朋”还是先别来了。
所以,那个阶段自以为只搞懂了《论语详解》的第一句:学而时习之,不亦乐乎。别人不别人的先不管,能自己乐呵乐呵也不错。
后来慢慢又发觉,其实自己连这第一句也没看懂。缠师说要“与天其时而天与其时,得乘天地之正气而游六合”,这一言不合咋还开始修仙了?怎么就与天其时了?乘天地之正气跟坐飞机啥区别?
于是乖乖地自动降低标准,把理解范围缩小到了这一句的第一个“学”字,看不懂就好好学习,天天向上。
到如今再次审视自己学习缠论之所得,终于发现,连这个“学”字,其实也只看懂了一半。
缠师说:而这里的“学”,首先是“闻道”,不闻无以学,其次是“见道”,不见亦无以学。只有“见道”以后,才可以真正地“学道”,否则都是瞎猫对死耗子。
很多人以为听说过缠论和缠中说禅的名字就是“闻”、看看书或视频就算“见”、上个培训班或者自己辛苦翻几年课本就叫“学”,进入股市就得是“行”了。
其实学习缠论哪里能这么简单。
“闻道”,不是听一耳朵就算闻了。所谓“闻”,一定要有所了解。正如缠师所言,一切都要见到、看明白了,才算闻道。
单就炒股票而言,股票市场是怎么回事、交易的本质是什么、交易者自身是否适合这个市场……这些需要看明白的东西,有多少人是认真想过的?
“见道”的见,有两个含义。
见,有“看见”的意思。看见是个主观却被动的行为,也就是说不光要你自己去看,还要有人把东西拿给你,告诉你这个东西是什么,然后示范给你看,你才能看见。
见,还有“显现”的含义,也就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“见”。显现,是个客观却主动的行为。也即这个东西是切实存在,并可在人的观察中“显现”。这个显现的过程不需要人的主动参与,人要做的就是“如实观照”。
如此之后,才谈得上“学道”。学,有两个含义:模仿、校对。也就是有人给你看这个东西,并给你示范怎么做,然后你也看到这个东西了,就可以对照示范进行模仿,模仿之后对应现实当下再进行校对,看自己做的效果如何,怎么改正,然后重复上述过程,进一步模仿、校对。
在自己的行为经过模仿、校对,并得到先达者的认可和印证之后,才能说可以去“习”,去“行道”。
对应到股票交易和缠论来说,你听闻有缠论这个东西,然后了解了一下,认为值得学习。此后还要有人来告诉你缠论是什么样子,给你当下指出走势如何演化、用缠论如何分析、什么是买卖点,并示范如何在买卖点买卖,你也观察到这个买卖点的切实存在,自身感悟并切身明白什么叫“走势如花开”,由此才可能进入后面的“习”的阶段。
自缠师停博之后,就再也没有人来给我们当下指出中枢、级别、买卖点,并亲身做出示范了。缠师开博期间,也从未明确有哪一位学习者获得TA的认可。从这个意义来讲,现在已经没有人有资格宣称自己学到的就是真正的、符合缠师本意的缠论了。
于是,很可悲的是,我们这些后来者学习缠论,就连“见道”这个阶段恐怕也无法接触,只能在“闻道”的圈圈里打转。因为即便我们能达到所谓的“见”,又有谁来给我们印证这个“见”是真正的“见”?
交易是个古老的行当,在这个行当里,有很多经验丰富、理解深刻的高人,缠师也只是其中之一。所以从交易这个角度讲,是有很多老师值得去学习的。但从缠论的角度讲,除了缠中说禅之外,恐怕再无第二人有资格为师。
不否认有人能直接越过层层障碍,直接到达那个“道”,但你理解的这个“道”跟缠师的“道”是不是一回事,又有谁来确认呢?
所以最大的可能是:缠师停博之后,所有学缠者都是在瞎子摸象,每个人只摸到自己能摸到的地方,然后以为这就是大象,实际上这是大象还是大象的一部分?更甚至于,谁能确定自己摸到的是一头大象,而不是一头猪?
那是不是后来者就只能放弃学习缠论呢?
放弃也好,毕竟这个世界上缠论不是唯一,还有其它很多理论可以去学习。但对于还想继续学习的人来说,还是有一个抓手的,那就是:缠博原文。
学习者必须从原文出发,认真体会缠师留在文字里的真意,然后到市场中去真实体会,并由市场和现实来校对自身所学。
最终,缠中说禅和现实会给你一个独属于你自己的“缠论”。
缠论不是神论,也不是成功学,它只是一个朴素、平实的理论。能不能成功,看的是使用这套理论的人,而不是这套理论本身。
而学习这套理论,也不能依靠他人。别人的始终是别人的,即便你学成了某某第二,却丢失了自己,那也不会成功。更何况,你永远都是你自己,成不了其他人。
但你又何曾是你,跳出以他人为拐杖的误区,也不能狂妄自大地以为可以成为自己的救世主。
缠论圈子里一直都有一些不好的风气,如果学了缠论,只学到一身戾气,那也是得不偿失。
网上搜到一篇文章,出处和真实性不做评判,但文字颇为有力,一直拿来作为自己学习缠论的警示,提醒自己不敢有将“缠中说禅”分取之心。愿与诸位共勉。
往期回顾
6月8日:缠门絮语 | 学了缠论还需要止损吗?
6月5日:缠门絮语 | 两分钟学会看成交量
6月4日:缠门絮语 | 缠论与走势漫谈(完结篇)
声明
【版权声明】本文系原创作品,欢迎转发、严禁抄袭。
【免责声明】投资有风险,入市须谨慎。本文属于缠论角度的学习探讨,所有言论仅供参考,不作为投资者交易的任何建议依据,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